芜湖市育红小学
市民骑上公共自行车 呈现绿色风景线
今年8月起,芜湖市也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在主城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计划年底前建成500个停车点,投放12000辆自行车。9月22日"世界无车日",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开始试运行。自运行以来,公共自行车成为了市民们关注的热点。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公共自行车,大江晚报记者带着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采访了相关部门。   关键词一:绿色出行   从今年的9月22日开始,芜湖的大街小巷便多了一道道翠绿色的美丽新风景,骑上公共自行车享受绿色环保出行成为我们这个都市里时尚又便捷的新鲜举动,这样的市民如今我们在街头随处可见。   家住中江新村,任教于芜湖市一中的李老师便是其中一位。10月5日刚办过公共自行车租赁卡的李老师,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就骑上了自行车上班。相对于平时自己开车或乘公交车,骑自行车虽花费了李老师40分钟左右的时间,却成了他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骑公共自行车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学校附近就有站点,早上骑过去还车很方便,公共自行车的各项性能都比平时家里用的普通自行车要好很多,可以换挡变速,骑行阻力也小。"李老师告诉记者,除去雨雪天,在好的天气里骑自行车将是他一直坚持下去的上班方式。   今年50多岁的李阿姨家住中二街富春园小区,持家的她平时都要步行至黄山路缴纳燃气费用,现在骑上公共自行车省时又方便。李阿姨说:"有了公共自行车平时出去办事方便多了,而且车的性能很不错,特别是车身很重,骑上去很稳,很安全。"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芜湖已建成170余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其中通电可以开放使用的站点达61个,2000多辆公共自行车投放使用,办理租赁卡近万张,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加快,越来越多像李老师、李阿姨这样的市民会切身体会到公共自行车带来的绿色环保健康出行的诸多好处,我们的城市也会在繁华中多一份绿色的美丽。   关键词二:专业保养   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怎样运营,这么多露天摆放的自行车平时怎样养护?这是不少市民关心和担心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可以让大家放心。记者了解到,芜湖市政府委托了广东一家专业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公司--天轴公司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运行并由公交集团负责对该公司进行监督和考核。   9日下午,在位于镜湖世纪城的芜湖公共自行车管理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该公司聘请了专门的客服人员,分二班24小时不间断接听"3015757"的市民咨询热线。在指挥中心,记者还看到有一面墙那么大的监控视频,视频连接所有租赁站点的摄像头,站点上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当天下午2点多,工作人员在视频上看到位于巨龙城市花园门口的站点自行车数量非常少,立即致电调度员,派车补给该站点的自行车。   据悉,等芜湖公共自行车500个站点全部建成后,将有4个调度站,100位调度员,12台货车24小时对各站点自行车进行实时调度。一般来讲,车辆存放比例为20%--80%,即低于20%的点要进行补车,大于80%的点要予以取出,保证市民使用。另外,对于市民担心的露天摆放的卫生问题,管理方也将派出50名保洁人员每天对各站点进行一次清扫保洁。"我们还将给每台自行车买一份保险。"管理方表示。在视频大屏幕上,天轴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指出一些乱象,如机动车乱停放堵住公共自行车站点出口,非机动车停放在公共自行车站点的锁柱内,市民在自行车上乱晾晒等等,"我们的管理其实还需要芜湖市民的大力配合。"   关键词三:亟须支持   按照计划,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全部建成后,将在全市设500个租赁站点,共投放12000辆公共自行车,但记者从芜湖市住建委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施工建设存在不少困难,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因为一些租赁站点建在了部分商家的门点门口,很多门点经营户觉得会影响自己做生意阻挠施工。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些站点和停车位有冲突,我们现在是将能建的点抓紧建好,有困难的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进度,也特别希望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市住建委的马科长表示。   最近,不少市民还反映公共自行车在还车时不但没还上,租赁卡还被锁住了,据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市民还车的租赁点虽然已经建好,但还没有通电通网投入使用。"我们的站点在接电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接电时会优先考虑市政和供电部门,在这二者都有难处的情况下,我们会和最近的企事业单位、门点和居民个人商量,我们将以公交集团的名义和对方签协议,以市场电价的二倍付费。"马科长说,"还是那句话,公共自行车是民生工程,希望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在此,我们非常感谢。"   关键词四:生态效益   记者了解到,为了建设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该市将先后投入大笔资金,全部投入由政府财政支出,市民的办卡费用也将存入专门的财政专户。除此以外,如果按照12000辆自行车每天每台车周转率为4次的情况来算,政府还需每月支付给运营公司一笔费用。   如此大的支出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生态收益呢?采访中,市住建委和市公交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给我们算了一笔这样的生态账:首期投入自行车12000辆,按每辆车每天出行5次,平均出行距离5公里计算,每天累计出行30万公里,按每百公里耗油8升计算,可节约燃油24000升,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根据碳排放计算标准,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90吨(24000升×0.785公斤/升×365天),种树26万棵才能吸收。"我们非常有信心,等我们的租赁点越来越多,市民觉得骑公共自行车越来越方便的时候,使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一个良性生态循环便会形成,生态宜居城市的效果会更加显现。而对于市民来说,如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做到长时间内一分钱都不用花,免费骑行公共自行车。"
评论列表
校长信箱关于我们我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