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育红小学
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作文教学中,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满怀信心地完成作文教学目标,提高写作水平。 一. 用多媒体,激发作文兴趣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动力。语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使儿童处于亢奋激昂的状态,从而诱发他们潜在的写作兴趣。 1. 形式灵活,引导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造”文,教学完全是封闭的,学生常常处于无话可说的局面。而多媒体电化教学信息含量大,传递快捷,为学生体察大自然,感悟人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对学生进行形式灵活的训练。如:让学生通过录音机聆听清晨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汽车声、脚步声、鸟鸣声``````进行想象作文实验;让学生通过电脑动画观看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作文;让学生通过录象机欣赏四季的美景,进行情景作文等。多媒体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功能的参与,引导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坚持练说,培养表达兴趣 小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语言的先导和基础。所以,作文教学的步骤也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心中有“言”,则笔下生泉。作为教师要注意正确“引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根据这点,我进行了一种新的说话训练—— 学生自己设计动画,再看动画自编童话故事。训练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力求设计的动画生动活泼,说的童话多姿多彩。为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合理想象,我还定期评选“ 小小动画设计师”、“童话大王”等。 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游戏似的。”电脑游戏的趣味性、刺激性、机智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因此,我尝试着把电脑游戏引进说话训练中。学生每玩过一个游戏后,我都要求他们说一说玩的是什么游戏,有什么规则,怎样由不会玩到会玩,说清你取得成功的心情。 这样玩中说,说中玩,促进了学生说的激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兴趣。 二. 凭借多媒体,奠定写作基础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至江河。”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往要求学生阅读作文书,学生总是兴趣不浓。现在要求学生自己上网去寻找、下载有关资料。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采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各地揽胜”、“名山大川”等;了解到“恐龙灭绝之迷”、“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了解到“孔子”、“哥白尼”等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 凭借多媒体,学生摄取了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 操作多媒体,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是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生由于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往往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充而不闻,更不懂得如何去观察事物。而多媒体在显示中具有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可控观察,使学生观之有法,察之有序。 1. 全面观察,言之有物 全面观察,是指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的每一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找出事物的重点,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然后集中注意,进行细致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 如:为了帮助学生写好观灯展一文,我特地组织学生到赭山观看大型灯展。尽管观看之前,提出了观察要求,,但学生当时的观察,多半处于无意注意状态之下的观察。在现场大量的信息面前,难免顾此失彼,抓不住重点。看完灯展之后,我操作多媒体,指导学生全面观察的方法。 首先通过录象机播放灯展的全过程,唤起学生的回忆,激起感情的波澜。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了此次灯展的特点:规模盛大、流光异彩,并发出由衷的赞叹:“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好象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这时,我相机提问:“你觉得那几处最美?”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接着,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熊猫乐园”、“恐龙世界”、“西天取经”几个灯景进行“定格”,让他们仔细观察熊猫、恐龙、唐僧师徒四人的动作、神态、并进行大胆的想象。有的说:“两个贪玩的小熊猫坐在跷跷板上,一会儿我把你翘起来,一会儿你把我翘起来``````真是其乐融融。”有的说:“孙悟空金鸡独立,一手紧握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一手放在额前;他那有神的火眼金睛眺望远方,好似在查看前方有没有妖魔鬼怪。”有的说:“跃龙张开血盆大口,挥舞着锋利的爪子,仿佛要把剑龙生吞活剥;剑龙机灵地一闪,用坚硬的尾巴大的剑龙在地上翻了一个跟头。” 对于场面描写,最不能忽视的是气氛的渲染。因此,我又选取“涌动的人潮”、“欢乐的笑声”几个镜头进行“定格”,让学生观察感悟。“无数的灯和无数的人聚在一起,构成了景色奇异的灯海人潮。”“我像是灯海中的一片绿叶,随着汹涌澎湃的人潮起伏、欢笑。”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把这种热烈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我又播放了灯展的录象,学生高昂的情绪达到了极点,由灯展联想到人们生活。“那熠熠发光的灯,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使人们看到未来的光明,感到生活的甜蜜。”这是学生的肺腑之言。 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参与作文指导,学生很难把这么盛大的场面描摹得如此细致生动。 2. 比较观察,言之有理 观察、认识事物时,如果把两件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情况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他们的异同或变化,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可以深化学生对观察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是提高他们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如:学生在校园里能接触到许多性格迥异、年龄不同的老师。他们都各具什么特点呢?这是对学生进行比较观察的最佳机会。于是,我再次操作多媒体,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我给学生看了一段录象,录象中出现了两个老师,一个是快要退休的王老师,一个是初涉教坛的李老师。第一次放录象,让学生从整体上比较出两位老师的不同。“王老师的头发已经花白,额上布满皱纹,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李老师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涡。” 第二次放录象,要求学生从细微的地方比较观察:他俩的身材、说话、对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说:“王老师身体瘦弱,手臂上有一道道明显的青筋。”“李老师中等个儿,身材匀称。”“王老师对人很温和,讲起话来总是轻轻地、慢慢地,有时还要重复好几遍。李老师脾气有点急噪,讲话声音很响,语速很快,有时像打机关枪。”学生们通过比较观察,说出了两位老师的鲜明特征。 可见,教师操作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思维时有凭借,有条理;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情。 四. 选择多媒体,优化批改途径 “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流传至今的名句,都在强调批改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往往是在不断锤炼批改中产生的。 对于批改,我向来认为,应该是老师重批,学生重改,师生协力,才能圆满完成批改任务。这中间,如果能选择多媒体,通过幻灯投影、录象显示、录音收听等手段的运用,对于协调两者的关系,提高批改效率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有目的地选择和学生作文类似的范文让学生听录音,使他们同范文的对比中看到自己作文的欠缺之处;同时,我选出本次习作中较成功的文章录音,让同学们欣赏。为了调动大部分同学的写作积极性,我常选择学生习作当中优美的句段,集中起来搞录音剪辑。这样,一省时间,二选取面广,同学们深受鼓舞。并且由于精彩句段短小、简单、最易推广,对于作文较差的同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运用幻灯投影进行“示范批改”“启发批改”“诱导批改”“提出问题大家批改”等方式。由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的思维活跃,受益匪浅,比过去的老师单独批改或单纯地由老师搞作文评讲效果要好得多。 实践证明,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写作的兴趣,储备了广博的知识能量,培养了敏锐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评论列表
校长信箱关于我们我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