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摆一摆》数学设计
录入:
李震 审核:
李震 阅读:187次 时间:2007-06-24 【
打印】
《看一看摆一摆》数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数学目标:
1、 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 容进行复习巩固。
2、 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 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 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
课件;各种玩具;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再看一看,------(逐步出现一辆小汽车)
看来,要确定一个物体是什么,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看,(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
(出示图片2)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
4、 想象: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 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 (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了什么?
7、(出示课件)从你们的位置上仔细地观察这个小房子,你们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像几号图形?
你能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揭题:摆一摆)
(学生各自摆)
8、(反馈)将摆好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
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第一轮比赛:摆平面图形,说一说平面图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 ”、“ ”、“ ”“ ”、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3、第二轮比赛:摆三角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将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出示课件)分组讨论后,反馈。
(1) (2) (3)
想象:像图(3)这样一直摆下去,会出现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用课件进行验证。)
4、第四轮比赛,摆“ ”。
这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 ”,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想和我们地球人类做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件礼物,我们第四轮比赛就是要把这些礼物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发现,不断进步!
附:教学片段实录及反思
在“看一看 摆一摆”中锤炼数学思维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具有很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课《看一看 摆一摆》,现摘录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
生1;人民大会堂。
生2:北京人民大会堂,这里正在开会。
生3:共产党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十六大”……。
师:太好了!你们真是一群关心国家大事的好孩子!前不久,我们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
师: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生:也是北京人民大会堂。
师:这儿呢?
生:还是。……
师: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生1:有的是前面,有的是后面。
生2: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对, 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生:小房子。
师: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了小屋子的哪些面
形状象几号图?
生1:我看到了房子的前面和左侧面,还有房顶的前面。
生2:我看到的和他不一样,我只能看到房子的前面。
师;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
生:能!
……
师:如果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那么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
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生:9根,用乘法算出来的。
师: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师: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你们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连在一起了。
生2:这根小棒既是这个三角形的(边),也是这个三角形的(边),所以减少了3根。(边指边说)
生3:这两个三角形共用了一根小棒,这两个也共用了一根小棒,这两个也是。所以减少了3根。(边指边说)
生4:我们节省下来的3根小棒,正好有能摆出一个三角形,所以用9根小棒摆出了4个三角形。
师:想象一下,象方法3那样一直摆下去,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
生1:会出现一个六边形。
生2:只要再摆3根小棒,就是一个六边形了。
……
师:摆一个“ ”需要几根小棒?你能用最少的小棒摆出这样的两个长方形吗?
方法1: 方法2:
师: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生1:方法1是从短的这边连起来的,方法2是从长的这边连起来的。
生2:方法1只节省了1根小棒,方法2节省了2根小棒。
生3:我发现,“共用边”用的小棒越多,节省的小棒就越多。
……
教学思考:
1、 灵活处理教材,积累空间观念。
本课内容是由“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用小棒拼摆图形”两部分内容组成。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标准》精神: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为,能由事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加工。通过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小房子,再把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这一过程,巧妙地将“看”和“摆”这两个不同的活动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使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2、 设计开放性活动,创造广阔思维空间。
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拼组图形是《标准》
新增加的内容,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的学习素材。通过学生的拼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本节课要求用小棒拼图形,我设计了“用9根小棒可以拼几个 ”,“用最少的小棒摆出两个 ”等开放性的活动。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想,
动手摆,还要不断用眼看,看组成的图形是不是符合要求,同时,还要计算用了多少根小棒,是不是最少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估计、判断能力。新课标把培养能力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往深层次去考虑,挖掘出培养学生能力的素材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3、 学生为主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大胆地尝试、讨论、研究,不能硬让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的思维轨道,这就是孔子的“导而弗迁”的本意所在。只有自己发现并学会的知识才是记得最牢的。记得第一次试教时,三角形的第三种摆法“ ”我没有考虑到,却有三个小组的同学都摆出了这种摆法,我立即表扬了他们,并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还追问了一句:像方法3那样一直摆下去,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思维的火花再次被激起。对于“9根小棒为什么能摆出4个三角形?”“两个长方形的摆法为什么不一样?”等激发思考的问题,我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进行尝试和探索,并尽量让他们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经过一番交流和补充,有的同学已经说出了“共用边”这个词,这时,即使老师说出规范的语言“公共边”,想必同学们从字面儿上也能理解了。因为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拥有了它,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创造力的发展就有了基础。
4、进行情感教育,体现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
我从网上下载了4幅党的十六大图片,课一开始就结合十六大召开这一重要时事,非常自然的对学生进行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还展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2003年10月3日
注:此课于2002年12月人教社在厦门举办的“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培训及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执教。
《看一看摆一摆》数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2002年12月12日
《看一看摆一摆》数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数学目标:
7、 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 容进行复习巩固。
8、 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 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9、 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
课件;各种玩具;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二、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再看一看,------
看来,要确定一个物体是什么,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看,(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出示图片2)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
10、 想象: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11、 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12、 (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了什么?
7、(出示课件)从你们的位置上仔细地观察这个小房子,你们所看到的小房子的形状像几号图形?
你能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揭题:摆一摆)
(学生各自摆)
8、(反馈)将摆好的作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第一轮比赛:摆平面图形,说一说平面图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 ”、“ ”、“ ”“ ”、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3、第二轮比赛:摆三角形。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反馈。
摆出6个“ ”,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4、第四轮比赛,摆“ ”。
这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 ”,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想和我们地球人类做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件礼物,我们第四轮比赛就是要把这些礼物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去发现,不断进步!
《看一看摆一摆》数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严
2002年12月12日
2002,快马加鞭般的匆匆而过;2003,已经喜气羊洋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