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录入:
朱玉平 审核:
朱玉平 阅读:166次 时间:2007-06-24 【
打印】
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不少学生提出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良好的作文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精于积累,善于观察,勤于动笔,乐于修改。
一、精于积累
同学们要积累的东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词汇。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会,作文时想形容事物或描述人物时却想不出好词,真是“此到用时方恨少”。打个比方,我们的作文如果是一栋楼房的话,那么词就象砖瓦一样,砖瓦多,可以盖高楼;砖瓦少,只能搭平房。词汇量大,就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反之就表达得不明确。可以说,词掌握得多少和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那么,是不是多读书就能积累许多词呢?这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光读书是不行的,还需要学会积累,做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让阅读转化为写作的方法,古今中外的大作家都非常自觉地勤奋地这样做。同学们应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一个“词汇仓库”,专门摘录词语。词语分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口语从电影、电视、广播和实际生活中学习、记录,这种活的语言既有感染力又有生命力;书面语主要指一些用得恰当的、好的词语或成语,遇到不懂的词语应查字典,不需要死记硬背词义,而应在摘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二、善于观察
生活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源泉。但生活中的人和事不会主动跑到我们的头脑中来,需要我们观察。什么是观察?观察就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仔细地查看,它是我们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那么,我们该如何观察呢?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等。其次,要按顺序观察。如按方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顺序等。第三,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观察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1、静物,应多角度地从制作材料、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按顺序观察。2、植物,应观察这种植物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各部分的样子以及它的生长情况尤其要注意观察有些植物在早中晚夜明显的差异。3、动物应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如果观察室能融入自己的感情,并在作文中表现出来,那就更好了。4、景物,观察时应选择合适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并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移步换景”,同时要注意景物的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作到动静结合。5、人物,主要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
三、勤于动笔
同学们除了完成课本规定的作文外,应养成自觉练笔的好习惯,在观察的基础上写观察日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写好读书笔记,常与亲友通信或参加征文比赛,只有平时多练多写,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乐于修改
很多同学对作文的认识,只停留在写完就行了上面,以为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甚至老师改好后,也只关心分数,其实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大作家、大诗人的传世佳作无不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来。那么怎样修改作文呢?
1、要学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这是修改作文的前提。写完作文后,应反复的看,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找毛病。看看中心是否健康明确,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有没有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还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别人听,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2、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修改。我们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对症下药,中心不明确、不健康的要重写,结构不合理要重新安排,语句不通顺的要重新整理,用词不恰当的要换词,拿不准的字词要查字典。标点符号要对照新华字典后面的常用简表去做。
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学们只有认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才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
同学们,你们不妨试一试。
吴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