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主管理
录入:
审核:
阅读:153次 时间:2007-06-15 【
打印】
学校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保证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制度上落实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在利益
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学校是传播和创造先进文明的基地,学校教职工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他们期望通过民主管理亨有知情权,了解学校改革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参加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方案以及
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制定。学校要加强民主管理,最广泛地落实教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变化,要求学校的管理,要实现从传统的经验决策向现代化民主科学决策的转变。学校要按照一定的民主管理程序,组织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吸取广大教职工的智慧,是办学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办学经费逐步增加,基本建设项目、大宗物品购置的客观存在,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把学校的管理工作和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置于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
随着学校内部各项改革日益深化,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关系、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职工许多具体利益和学校息息相关,取决于学校新的办学实际,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校务公开、民主决策与民主参与等具体方式,密切学校党政部门与教职工群众的相互沟通,在改革中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学校加强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
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的实质是监督,就是要保证教职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议校政的权利。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校务公开的主渠道,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当前学校要把教代会的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民主管理的关键,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以高度重视。首先,要使教代会制度化,以保证教代会制度不因哪个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化;要规范教代会的内容,教代会的议题要围绕学校的重大事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重要规章制度;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民主评议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奖惩及任免,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特别要加强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的力度,检查监督教代会决议和提案的落实情况,把民主监督工作持久化。
工会作为教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为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在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当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工会必须关注学校改革和发展关注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落实,一方面教育广大教职工从学校大局出发,积极支持改革,积极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好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责。